乐陵跃马干渠湿地景色(央广网发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乐陵分局 供图)
治污攻坚 生态治理纵深推进在德州市宁津县某家具生产企业的喷涂车间内,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宁津分局的工作人员运用先进设备,精准定位了一处隐蔽的挥发性有机物(VOCs)泄漏点,企业立行立改。这种“发现即解决”的高效模式,是全市提升精准治污能力的体现。“精准”的背后离不开德州市生态环境局的“全面”布局,据了解,德州市生态环境局聚焦精准科学依法治污,开展“一市一策”研究,定期会商研判空气质量形势,同时运用无人机、走航等技术手段辅助开展污染源日常监督,今年以来累计发现并整改问题800余个。“20年前,大运河曾是一条脏河、臭河,周边的企业污水、生活废水都往这儿排。”大运河德城段专职巡河员王海军说,“现在经过治理,老钓友又回到了大运河边,支起遮阳伞、稳坐钓鱼台,这些年来运河变化真大!”作为黄河、大运河交汇的地方,德州因黄河而得名,因运河而兴盛。如今,立足新发展要求,贯彻新发展理念,德州市致力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在德州市德城区,二屯镇沟渠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、德城区河道生态修复工程、黄河涯镇尾水湿地工程等重点工程先后启动,统筹推进水资源、水生态、水环境治理,提升完善水生态循环功能,通过控源截污、内源治理、生态修复、综合整治,创造良好水生态环境;庆云县创新构建“护水、治水、兴水”三位一体治理体系,累计投入10亿元,在全省率先完成县域全域257公里雨污分流改造,其配套建设的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,将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经紫金湖湿地深度净化后循环利用,年再生水利用量达500万立方米,实现了水资源高效循环。宽严相济 效能提升促发展持续深入开展“两打”行动,对2家存在未保障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企业立案查处;对3家涉嫌检测报告弄虚作假的机构进行立案查处;责令存在的检测不规范的4家检测机构、2家维修机构进行全面整改;上半年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1件……一串串数字是德州“铁腕治污”的生动注脚。生态环境执法,不仅“严”字当头,更要注重“帮”字托底。德州市生态环境局落实“普法宣传—教育引导—告诫说理—行政处罚—监督整改”渐进执法模式,强化事前预警和事后监管,宽严相济提升执法监管质效。在近期的一次环保检查中,执法人员发现位于宁津县的某家居有限公司喷漆工序废气排放超标。经深入调查,原因系设备突发故障导致的非主观恶意违法。综合考量,生态环境部门最终依法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。“严格遵循法律法规,既对违法行为严肃查处,又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,做到法理与情理有机结合。”宁津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杨昭洞表示。产业转“新” 绿色动能向未来“2025年,对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新质生产力、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好项目,全力以赴保驾护航。”今年伊始,在介绍德州市生态环境局2025年重点工作时,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岳红星如是表示。